摘要:本文论述了完形心理学与当代雕塑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的运用与思考。当代雕塑是环境中具有文化内涵的立体艺术形式,完形心理学讲述了关于知觉与思维的相关理论,提高了审美经验,产生的生理机制和心理机制,在知觉层面把情感和形式统一起来,无疑为当代雕塑的艺术手法及其原理提供了具有一定科学性的指导理论。完形心理学的视知觉理论在当代雕塑中运用及其重要,主要体现在不同组织和水平的艺术家,在格式塔原理的影响下又伴随不同的感受,完形心理学具有独特的视觉冲击力。
关键字:雕塑视知觉艺术
引言:完形心理学也就是格式塔原理,在德文中也有整体的意思。格式塔心理学反对把意识分解为元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其实,在当代美术中,我们会常常被老师说:"一定要整体,不要局部。"也就体现的是完形心理学的原理。在我国古代雕塑,尤其是秦汉雕塑就已经具有强烈的整体意识,懂得因石造像,如霍去病墓的《马踏匈奴》,作品本身很整体,但体现的意义更加整体。
一、完形心理学的规律在当代雕塑创作中的表现
在这里就不在谈完形心理学的来源和代表们了,我主要说说在现今这个社会里,视觉传达文化是主要的传播方式,也是很重要的一门学科,传播的各种方式也很多,让人直观、有效、生动的去观察对象。常人的视觉给人的信息量和听觉给人的信息量比应该是6.5:3.5。透过视觉现象研究雕塑的视觉心理因素,能更好的表达它的艺术特征和精神层面的东西,从而推动当代雕塑艺术的发展,是当代雕塑家值得追求的一个方向。对知识的不断积累,我对完形心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认为完形心理学是视知觉规律的研究方向,为当代雕塑的研究具有科学的理论依据。在学习这门课的时候,老师就给我灌输了视知觉虽然是一个简单的心理过程,可是他在我们的生活实践中占有很重要的意义。
完形心理学在德国、美国、日本等有很多专家在做这方面的研究,但好多是在做平面方面的研究,对立体的造型研究的还比较少,所以国内当代雕塑在这方面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在这里,我主要想表达的是试从完形心理学结合雕塑艺术创作的方向来谈谈我的看法,从城市雕塑到架上雕塑,去想一想它有什么共同点、有哪些值得挖掘,踏踏实实的通过完形心理学将雕塑艺术表达的更加直接,也给予当代雕塑创作一个启示,并为更多的雕塑爱好者提供参考。也希望在以后的探索中对雕塑语言有进一步的了解,把艺术理解能力提升一个台阶。
二、分析受众和作者用完形心理学视知觉规律对作品内涵的理解
郑板桥在作画的时候这样说过:"江馆清秋,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疎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有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这就说明了看画、想画、画画,主要的感官就是眼睛、心、手。郑板桥这说的"眼中之竹"是说用眼睛观察的影像,而"胸中之竹"是心中运粮的影像,则"手中之竹"是用手画出来的。这就说明了一个道理,只有多观察,眼睛看到了影像,你的心中才会想到这种影像,才能通过自己的总结画出更好的画。雕塑创作是建立在写生的基础之上的,只有多写生,多观察,才有可能打破常规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雕塑家通过感性的一面,运用平时的积累冷静的思考和深化,打破常规用奇特的思维,进而让生活的真实写照转化为雕塑语言。最后塑造出一件完整的作品,是客观的观察对象、想象空间和实现创作的一个递进关系,也是艺术家特有的思维表现。从古到今,艺术家都离不开观察,也说明了视觉艺术思维的意象关系。
一件好的雕塑作品是会被大众所接受的,也是将以上观点的一个延伸。创作一件作品是要经过思考、观察、运粮、创作这一系列环节,是需要不断的在实践中去反复斟酌的,从而认识会越来越全面,这样有利于雕塑创作和受众理解作品。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它开发人的大脑,大脑控制人的视知觉,启发人的思维。这些艺术理论就正好是对完形心理学的运用,是构绘能力的观看、想象,绘构的运用效果,雕塑家对这种设想绘构能力越强,他的体会就越深,观察的越敏锐,创作的艺术价值就越高。
三、思考一下我在雕塑创作中对完形心理学理论的运用
罗丹这样提到:"艺术家所见到的自然,不同于眼中的自然。"这就说明了自然生活是我们的老师,是让我们去发现美的,需要艺术家去提炼加工的,摒弃那些繁琐的细节,使它简洁大方表现在人们面前,使它要高于生活。像布朗库西、毕加索、亨利摩尔的作品,是生活的一种提炼,远远超过了所要刻画的类容。他们的作品也影响了当代的一大批雕塑家,他们不再追求形似,而是更加注重保持第一视觉经验的完整和直觉的纯真,追求造型的极度单纯化以达到接近事物的本质。
在雕塑的创作过程中,追求形式是有必要的,但也不要只执着于形式,没有对大自然的感受,没有对生活的体验,没有真实的思想,那么作品就失去了追求形式的意义。一件作品没有生活而只表现形式是空泛的,简单概念话的塑造是不能打动受众的心理,是虚假的创作语言,他缺乏代表性。
完形心理学有这样一句话,"意象是创造性思维的首要推动者。"俄文艺理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也说过:"Artsarecomefromlifeandhigherthanlife."意思是"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也说明了雕塑是要多观察对象,而不是只抓住一般特性的细节,但一件好的作品是需要有开放性的思维,它的特点是打破常规的思维方法,要具有多视角、广视野的变化性思维,从而拓展你的思维空间。雕塑的创作思路要求多元化,首先要站在一个艺术的高度上去要求作品,摒弃那些局限的模式,将思维打开,创作一件有思想和有独特个性的作品。
结论:
总之,有美好的大自然,如果你善于发现美,加上你对完形心理学的认识,就会给当代雕塑创作提供理论依据,你的思路也会更加的清晰。完形心理学的视觉原理,它使艺术富有感染力和冲击力。
参考文献:
《传播学原理》,张国良.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版
《美学散步》宗白华.北京,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